文 李永纯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的山水画艺术,无论在精神上或是表现上都是一种人的灵魂与自然灵性深层次的对话,是一种交流与沟通,同时它又是一种在相互寻绎的启示中对自己心情、人格、品位的再造和重构。形式、笔墨、色彩与造型,可以取得并提炼,而对自然的体悟、发现和表达,却是一个画家反省传统精神、感悟人生内涵,开更为痛苦和艰巨的修炼过程。只有这样,艺术才能成为一种有情、有意、有思想、有境界的寻绎,画面的表现才不会是山野风物中所形成的一堆堆琐物,而幻化为赋予了人类理想和不断符合思想、情感的升华,所渴求的秩序、形式、容量的意境。所有这一切,它需要象劳动者一样的勤奋卖力;象圣徒一样的虔诚沉静;象将军一样的自信自女。;象初学者一样的虚心诚恳。
去年,我在阅读于文梁的山水画时,认为他的创作偏重于大山深壑的气度写实。其宏大的构图,广阔的景观和扎实的写实功力曾一展雄强。今年,他内省内悟的求索,使他的画面倾向于韵律美与动态感的和谐构成。此时的风物景观,透露出他借物寄情、蕴含着感受力的冲动和渗透着对生命顿悟的境界写照。其情、其景的纯化加之精意于诗、书、印的珠联壁合,鲜明的形成了他清纯、明丽、丰润、洒脱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特征。
近年来,于文梁的画更注重于画面诗境的传达和个性意韵的表现,以及笔墨情趣的灵动,突出了势与质、藏与露、虚与实、动与静的取舍、提炼、构筑和惨淡经营。
在中国画的继承问题上,于文梁是这样认为的,对于艺术前辈所做的贡献不应作简单的、形式上的重复和追随,必须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探索,无需跟着古人的脚后拾遗。当我们巡视过他所经历的艰辛,再去体味他的作品时就会发现,他至诚的人生信条和艺术追求是那样明确透亮而又坚定。几年来,他跑遍了许多名山大川,饱览了自然之美,省悟了更深刻的人生哲理。那苍茫的老树、葱茏的杂草以及饱经风霜的旧草屋,让他联想到新的、旧的、老的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态本能地成长着、存在着,一切都自然但也混沌......也许一切都会经历某种选择,冲动在广阔的天地间。是规律、是宿命,还是必然结果?然而无论怎样,即使是涓涓细流,在这理性的严峻规范下,也必须归纳自己,汇聚本能,奔涌渐进,给那不平的巨石留下点痕迹......
于文梁用纯真的爱心发掘着胶东厚土所孕育的一缕灿烂的生机,他用画笔讴歌那生生不息的永恒。他用独特的思维,告慰自然,告慰生灵,黄土地依然空灵,大自然依然美丽宽容......